聊斋志异
allen 2005-03-05 817 1 0 0 0
【原文】
 
王成,平原故家子。性最懒,生涯日落,惟剩破屋数间,与妻卧牛衣中,交谪不堪。时盛夏燠热,村外故有周氏园,墙宇尽倾,唯存一亭,村人多寄宿其中,王亦在焉。既晓,睡者尽去。红日三竿,王始起,逡巡欲归。见草际金钗一股,拾视之,镌有细字云:“仪宾府造。”王祖为衡府仪宾,家中故物,多此款式,因把钗踌躇。欻一妪来寻钗。王虽故贫,然性介,遽出授之。妪喜,极赞盛德,曰:“钗直几何,先夫之遗泽也。”问:“夫君伊谁?”答云:“故仪宾王柬之也。”王惊曰:“吾祖也。何以相遇?”妪亦惊曰:“汝即王柬之之孙耶?我乃狐仙。百年前,与君祖缱绻。君祖殁,老身遂隐。过此遗钗,适入子手,非天数耶!”王亦曾闻祖有狐妻,信其言,便邀临顾。妪从之。
 
王呼妻出见,负败絮,菜色黯焉。妪叹曰:“嘻!王柬之孙子,乃一贫至此哉!”又顾败灶无烟。曰:“家计若此,何以聊生?”妻因细述贫状,呜咽饮泣。妪以钗授妇,使姑质钱市米,三日外请复相见。王挽留之。妪曰:“汝一妻不能自存活,我在,仰屋而居,复何裨益?”遂径去。王为妻言其故,妻大怖。王诵其义,使姑事之,妻诺。逾三日,果至。出数金,籴粟麦各石。夜与妇共短榻。妇初惧之,然察其意殊拳拳,遂不之疑。
 
翌日,谓王曰:“孙勿惰,宜操小生业。坐食乌可长也?”王告以无赀。曰:“汝祖在时,金帛凭所取。我以世外人,无需是物,故未尝多取。积花粉之金四十两,至今犹存。久贮亦无所用,可将去悉以市葛,刻日赴都,可得微息。”王从之,购五十馀端以归。妪命趣装,计六七日可达燕都。嘱曰:“宜勤勿懒,宜急勿缓。迟之一日,悔之已晚!”王敬诺。
 
囊货就路,中途遇雨,衣履浸濡。王生平未历风霜,委顿不堪,因暂休旅舍。不意淙淙彻暮,檐雨如绳。过宿,泞益甚。见往来行人践淖没胫,心畏苦之。待至亭午,始渐燥,而阴云复合,雨又大作。信宿乃行。将近京,传闻葛价翔贵,心窃喜。入都,解装客店,主人深惜其晚。先是,南道初通,葛至绝少,贝勒府购致甚急,价顿昂,较常可三倍。前一日方购足,后来者并皆失望。主人以故告王,王郁郁不得志。越日,葛至愈多,价益下。王以无利不肯售。迟十馀日,计食耗烦多,倍益忧闷。主人劝令贱鬻,改而他图,从之。亏赀十馀两,悉脱去。早起,将作归计,启视囊中,则金亡矣。惊告主人,主人无所为计。或劝鸣官,责主人偿。王叹曰:“此我数也,于主人何尤?”主人闻而德之,赠金五两,慰之使归。自念无以见祖母,蹀踱内外,进退维谷。
 
适见斗鹑者,一赌辄数千,每市一鹑,恒百钱不止。意忽动,计囊中赀,仅足贩鹑,以商主人。主人亟怂恿之,且约假寓饮食,不取其直。王喜,遂行。购鹑盈儋,复入都。主人喜,贺其速售。至夜,大雨彻曙。天明,衢水如河,淋零犹未休也。居以待晴。连绵数日,更无休止。起视笼中,鹑渐死。王大惧,不知计之所出。越日,死愈多,仅馀数头,并一笼饲之。经宿往窥,则一鹑仅存。因告主人,不觉涕堕。主人亦为扼腕。王自度金尽罔归,但欲觅死。主人劝慰之,共往视鹑,审谛之,曰:“此似英物。诸鹑之死,未必非此之斗杀之也。君暇亦无所事,请把之,如其良也,赌亦可以谋生。”王如其教。既驯,主人令持向街头,赌酒食。鹑健甚,辄赢。主人喜,以金授王,使复与子弟决赌,三战三胜。半年许,积二十金。心益慰,视鹑如命。
 
先是,大亲王好鹑,每值上元,辄放民间把鹑者入邸相角。主人谓王曰:“今大富宜可立致。所不可知者,在子之命矣。”因告以故,导与俱往。嘱曰:“脱败,则丧气出耳。倘有万分一,鹑斗胜,王必欲市之,君勿应。如固强之,惟予首是瞻,待首肯而后应之。”王曰:“诺。”
 
至邸,则鹑人肩摩于墀下。顷之,王出御殿,左右宣言:“有愿斗者上。”即有一人把鹑,趋而进。王命放鹑,客亦放,略一腾踔,客鹑已败。王大笑。俄顷,登而败者数人。主人曰:“可矣。”相将俱登。王相之,曰:“睛有怒脉,此健羽也,不可轻敌。”命取铁喙者当之。一再腾跃,而王鹑铩羽。更选其良,再易再败。王急命取宫中玉鹑。片时把出,素羽如鹭,神骏不凡。王成意馁,跪而求罢,曰:“大王之鹑,神物也,恐伤吾禽,丧吾业矣。”王笑曰:“纵之。脱斗而死,当厚尔偿。”成乃纵之。玉鹑直奔之。而玉鹑方来,则伏如怒鸡以待之;玉鹑健啄,则起如翔鹤以击之。进退颉颃,相持约一伏时,玉鹑渐懈,而其怒益烈,其斗益急。未几,雪毛摧落,垂翅而逃。观者千人,罔不叹羡。
 
王乃索取而亲把之,自喙至爪,审周一过。问成曰:“鹑可货否?”答云:“小人无恒产,与相依为命,不愿售也。”王曰:“赐而重直,中人之产可致。颇愿之乎?”成俯思良久,曰:“本不乐置,顾大王既爱好之,苟使小人得衣食业,又何求?”王请直,答以千金。王笑曰:“痴男子!此何珍宝而千金直也?”成曰:“大王不以为宝,臣以为连城之璧不过也。”王曰:“如何?”曰:“小人把向市廛,日得数金,易升斗粟,一家十馀食指,无冻馁忧,是何宝如之?”王言:“予不相亏,便与二百金。”成摇首。又增百数。成目视主人,主人色不动。乃曰:“承大王命,请减百价。”王曰:“休矣!谁肯以九百易一鹑者!”成囊鹑欲行。王呼曰:“鹑人来,鹑人来!实给六百,肯则售,否则已耳。”成又目主人,主人仍自若。成心愿盈溢,惟恐失时,曰:“以此数售,心实怏怏。但交而不成,则获戾滋大。无已,即如王命。”王喜,即秤付之。成囊金,拜赐而出。主人怼曰:“我言如何,子乃急自鬻也?再少靳之,八百金在掌中矣。”成归,掷金案上,请主人自取之,主人不受。又固让之,乃盘计饭直而受之。
 
王治装归,至家,历述所为,出金相庆。妪命治良田三百亩,起屋作器,居然世家。妪早起,使成督耕,妇督织,稍惰,辄诃之。夫妇相安,不敢有怨词。过三年,家益富,妪辞欲去。夫妻共挽之,至泣下,妪亦遂止。旭旦候之,已杳矣。
 
异史氏曰:富皆得于勤,此独得于惰,亦创闻也。不知一贫彻骨,而至性不移,此天所以始弃之而终怜之也。懒中岂果有富贵乎哉!
 
【翻译】
 
王成是平原县旧时官宦人家的子弟。生性最为懒惰,家境一天天没落下去,只剩下几间破屋子,与妻子躺在麻草席里,被妻子责怨,难以度日。当时正是盛夏,天气炎热,村子外面原先有个周家花园,现在墙倒房塌,只剩下一个凉亭,村子里的很多人为了避暑住在那里,王成也在其中。这天天亮后,睡觉的人陆续都离去了。待到红日升到三竿高,王成才起来,磨磨蹭蹭地想要回家。他忽然看见草丛里有一枝金钗,捡起来一看,上面刻着几个小字:“仪宾府造。”王成的祖父原先是衡王的女婿,家里的旧物,有不少刻有这种标记,王成因此拿着金钗犹豫猜测了一番。这时,有一个老太太前来寻找丢失的金钗。王成虽然很穷,但却品性耿直,立刻拿出金钗交给了她。老太太很高兴,大大称赞了王成的品德,又说:“这枝金钗能值几个钱,可这是我故去的丈夫的遗物。”王成问:“您的丈夫是谁?”老太太回答说:“是已故的仪宾王柬之。”王成吃惊地说:“那是我的祖父啊!你们怎么能相遇呢?”老太太也惊奇地说:“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吗?我是个狐仙。一百年前,与你祖父曾结为夫妻。你祖父死后,我就隐居起来了。经过这里时丢失了金钗,恰好被你捡到,这不是上天的安排吗!”王成从前也曾听说过祖父有位狐狸妻子,便相信了她的话,邀请老太太到家里去坐坐。老妇人跟着他去了。
 
到了家中,王成叫妻子出来,只见她身上穿得破破烂烂,饿得脸色青黄。老太太不由得叹息说:“唉!王柬之的孙子,竟然穷到这种地步了吗!”她看到破败的灶台没有一星烟火,就问:“家里的景况这样,靠什么维持生活呢?”王成的妻子于是细细述说了贫苦的遭遇,不禁呜咽哭泣了起来。老太太把金钗交给她,让她暂且换些钱买米,说三天以后再来与他们相见。王成要挽留她。老太太说:“你自己连一个妻子还养活不了,我留在这里,望着屋顶发呆,又有什么用呢?”说完径自走了。王成向妻子说明了老太太的来历,妻子大为惊恐。王成又说起她的仁义,让妻子把她当成婆婆侍奉,妻子答应了。过了三天,老太太果然又来了。她拿出几两银子,让王成买回一石谷子、一石麦子。夜里老太太就与王成的妻子一同睡在短床上。王成的妻子起初还有些怕她,但后来发现她的心意是诚恳的,也就不再有疑心了。
 
第二天,老太太对王成说:“孙子你不要再懒惰了,应该做个小买卖。坐吃山空怎么能长久呢?”王成告诉她说没有本钱。老太太说:“你祖父在世的时候,金银绸缎任凭我拿。我因为自己是世外之人,不需要这些,所以没有多拿过。只积攒下买胭脂花粉的银子四十两,至今还留着。长时间储存在我这里也没有用处,你可以拿去全都买成葛布,限定日子赶到京城,就能得到些小利润。”王成听了她的话,买回来五十多匹葛布。老太太让他马上收拾行装出发,计算好六七天内就可以赶到京城。又叮嘱王成:“你要勤快,不要懒惰,务必快走,不能迟缓。如果晚到一天,就后悔莫及了!”王成恭敬地答应了。
 
王成挑着货物上了路,中途遇上下雨,衣裳鞋子都湿透了。他平生没有吃过风霜雨雪之苦,觉得困乏不堪,因此决定暂时在一个旅店里休息。不料大雨淙淙地下了整整一夜,房檐下雨水流得像一根根绳子似的。过了一夜,道路泥泞得更加厉害。王成看见往来行人走在泥泞的道路上,稀泥没过了小腿,心里十分怕苦。等到了中午,地上刚刚有些干燥,却又阴云密布,下起了滂沱大雨。一直连住了两天,他才起程上路。快要到京城的时候,王成听人说京城的葛布售价昂贵,不断飞涨,心里暗暗高兴。到了京城后,他解下行装住进客店,店主却深深地惋惜他来晚了。原来在此之前,去往南方的道路刚刚打通,运到京城的葛布非常少,但贝勒府里又急着要购买,因此葛布的价格顿时高涨起来,大约是平常的三倍。王成入京的前一天贝勒府刚好已经买足,后来运到葛布的人都很失望。店主把原委告诉王成以后,王成心里很是郁郁不乐。又过了一天,葛布运到京城的更多了,价格下跌得更厉害。王成因为没有利润仍然不肯出售。这样迟疑了十几天,盘算着饮食等耗费已经很多,他心中倍感愁闷。这时店主奉劝他把葛布贱价卖掉,改作别的打算。王成听从了他的劝告,亏损十几两本钱,都脱了手。第二天早晨起来,他准备回去,打开行囊一看,银子全丢了。他惊慌地去告诉店主,店主也没有办法可想。有人劝他去报告官府,责令店主赔偿。王成叹口气说道:“这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,和店主有什么关系?”店主听说后,很感激他的仁德,送给他五两银子,劝慰着让他回去。王成自己寻思着没脸回去见祖母,出出进进徘徊不定,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。
 
恰好这时他看见街上有斗鹌鹑的,一赌就是几千文钱,每买一头,常常花费不止一百文钱。他心中忽然念头一动,算了算行囊里的钱,仅够贩卖鹌鹑的,就回去和店主商量。店主极力怂恿他去试试,并约定好让他吃住在店里,不要他的钱。王成很高兴,就上了路。他买了满满一担子鹌鹑,又回到了京城。店主也很欣喜,预祝他能尽早卖光。不料半夜里忽然下起大雨,一直下到黎明。天亮以后,街上水流如河,雨“嘀嘀嗒嗒”地还没有停止。王成只好住在店里等着天放晴。可这场雨竟然连绵不断地下了好几天,还不见休止。他起身去看笼子,鹌鹑渐渐地开始死去了。他十分惊怕,不知道该怎么办好。又过了一天,鹌鹑死得更多了,只剩下了几头,他就把它们并在一个笼子里饲养。再过了一夜去看,笼子里只有一只鹌鹑还活着。王成于是把情况告诉了店主,不由得泪如雨下。店主也为他的种种不幸扼腕长叹。王成感到银钱亏光了,有家也难归,悲痛得只想寻死。店主又一再劝慰他,拉他一起再去看看仅存的那只鹌鹑,细细打量了一番,说:“这好像是个不寻常的良种。其他鹌鹑之所以死去,未必不是被它咬斗死的。你现在也闲着没事,就请训练训练它,如果真是个良种,用它来赌博也可以谋生。”王成遵照店主的主意去做了。训练好了以后,店主让他带着鹌鹑到街上赌顿酒饭。那只鹌鹑十分雄健,几次赌斗都赢了。店主很欢喜,出银子交给王成,让他再与专养鹌鹑的子弟去决战,结果三战三胜。这样过了半年多,王成竟积攒下了二十两银子。王成心里更加宽慰,把这只鹌鹑看作性命一般。
 
起先,大亲王嗜好斗鹌鹑,每逢元宵节,就放民间养鹌鹑的进王府去与他养的互相角斗。店主对王成说:“现在发大财应该说立刻可以做到,就不知你的命运如何了。”于是把王府斗鹌鹑的事告诉了他,带他一起前往。店主又叮嘱说:“如果败了,就自认晦气出来。要是万一你的鹌鹑斗胜了,亲王肯定要把它买下来,你不要答应。如果他实在要强买,你只管看我的脸色行事,等我点头以后再答应他。”王成说:“好的。”
 
到了王府,只见来斗鹌鹑的人已经摩肩接踵地挤在台阶下了。过了一会儿,亲王出来坐在殿上,左右的官员宣布说:“有愿意斗的上来。”立即有一个人手握着鹌鹑,小步快跑了上去。亲王命令放出王府的鹌鹑,客方也放了出来。两只鹌鹑刚一腾跃相斗,客方的鹌鹑就败了。亲王不禁哈哈大笑。这样,不一会儿,登台后败下阵来的已经有好几个人了。店主说:“可以了。”两人就相跟着都登上了台。亲王打量了一下王成的鹌鹑,说:“眼睛里有怒线,这是一只刚勇善斗的鹌鹑,不可轻敌。”就命令取一只叫做铁嘴的来对阵。两只鹌鹑一再腾跃激斗后,王府的败了下来。亲王又选出更好的来斗,换了两只都败了。亲王急忙命令取出宫中珍养的玉鹑来。过了片刻,就有人把着它出来了,只见这只玉鹑全身像鹭鸶一样长着雪白的羽毛,确实不是一般的神骏之物。王成心中胆怯,跪在地上恳求不要斗了,说:“大王的玉鹑,是天上的神物,怕伤了我的鸟,砸了我谋生的饭碗啊!”亲王笑着说:“放出来吧。要是你的斗死了,我会重重地赔偿你。”王成这才放出了鹌鹑。那只玉鹑一见对手就直扑了过来。当玉鹑正扑过来的时候,王成的鹌鹑就趴伏在那里如同怒鸡一样等待着;玉鹑猛地一啄,王成的鹌鹑却突然跃起像飞翔的仙鹤似的向下攻击。两只鹌鹑忽进忽退,忽上忽下,相持了大约一伏时,玉鹑渐渐地气力不支,开始松懈;而王成的鹌鹑却怒气更盛,出击更急。不一会儿,只见玉鹑雪白的羽毛纷纷被啄落在地,玉鹑垂着翅膀逃走了。周围观看的有上千人,无不赞叹羡慕王成的鹌鹑。
 
亲王于是把王成的鹌鹑要来放在手上亲自把玩起来,从嘴到爪,细细审视了一遍后,问王成:“你的鹌鹑可以卖吗?”王成回答说:“小人没有什么固定的家产,只与它相依为命,不愿意卖。”亲王又说:“赏给你个好价钱,中等人家的财产马上到手。你愿意了吧?”王成低头考虑了很久,说:“我本不愿意卖,考虑到大王既然这么喜欢它,而且大王如果真能让小人我得到一份衣食无忧的产业,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呢?”亲王问卖的价值,王成回答说是一千两银子。亲王笑着说:“傻汉子!这算什么珍宝,能值一千两银子啊?”王成说:“大王不以为它是珍宝,小人却认为它比价值连城的璧玉还贵重呀。”亲王问:“为什么呢?”王成说:“小人我拿着它到市上去斗,每天能得到好几两银子,换来一升半斗的谷米,一家十几口就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了,什么宝物能像它这样?”亲王又说:“我不亏待你,就给你二百两银子。”王成摇摇头。亲王又加了一百两。王成偷眼看了看店主,见店主神色不动,就说:“承大王的命令,请让我也减去一百两。”亲王说:“算了吧!谁肯用九百两银子换一只鹌鹑呀?”王成装起鹌鹑就要走。亲王呼喊道:“养鹌鹑的回来,养鹌鹑的回来!我实实在在地给你六百两,你肯就卖,否则就算了。”王成又看店主,店主仍没有什么反应。王成心里已经万分满足了,唯恐失去这个机会,就说:“以这个数成交,小人心里实在不甘愿。但讨价还价半天买卖不成,一定会大大得罪王爷您。没别的法子,就按王爷说的那样办吧。”亲王十分欢喜,马上命令称出银子交给他。王成装好银子,谢过赏就出来了。店主埋怨他说:“我怎么说的,你就这样急着自己做主卖了?再稍微坚持一会儿,八百两银子就在手中了。”王成回到店里,把银子放在桌子上,请店主自己拿,店主却不要。王成又执意要给,店主才算出了王成几个月来的饭钱收下了。
 
王成置办好行装回到家,一五一十地述说了自己的经历,拿出银子让大家一起庆贺。老太太让他买下了三百亩良田,盖起房屋,置办器具,居然又恢复了祖上的世家景况。老太太每天很早就起来,让王成督促雇工耕地,让媳妇督促家人织布,两人稍有懒惰,老太太就会加以斥责。王成夫妻倒也安分服帖,不敢有什么怨言。这样过了三年,家里更加富裕了,老太太却告辞要走。王成夫妻俩一起执意挽留,直至声泪俱下,老太太也就留了下来。但到了第二天早晨,夫妻俩前去问候时,她却已经杳然不见踪影了。
 
异史氏说:富裕都是得自于勤劳的,唯独王成的富裕却是得自于懒惰,也算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了。但人们却不知道这是因为王成虽然一贫如洗,但他那份至真至诚的性情不变,所以上天才一开始抛弃他,最终还是怜惜了他。懒惰之中难道还真能有富贵吗?
 
【点评】
 
狐狸祖母告诫王成所说“宜勤勿懒,宜急勿缓。迟之一日,悔之已晚”是本篇作品画龙点睛之笔。前两句阐述的是商业运作的经验,也是人格成功的不二法门。后两句则是本篇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——正是因为王成违背了狐狸祖母的告诫,耽误了时间,贩葛失败,才发生了以后的一些事,从而改变了命运。
 
懒惰的王成本最不适宜于经商,即使经商也不会成功。他之所以能够获利回家,仰赖于狐狸祖母和店主人的帮助;而之所以能得到这两个人的帮助,则是凭借着王成“拾钗而不取,亡金而任数,所谓‘君子安贫,达人知命’”(但明伦评语)的生活态度。这个生活态度是王成的人格性情并为蒲松龄所赞赏。蒲松龄深知懒惰之害,所以用狐狸祖母督促王成夫妇“早起,使成督耕,妇督织,稍惰,辄诃之。夫妇相安,不敢有怨词”作为故事的结尾。
 
作为小说的次要人物,无论是狐狸祖母,还是淳朴的王成之妻、厚道的旅店主人、爱好斗鹌鹑的大亲王,作者都写得一丝不苟,性情毕现。尤其是狐狸祖母与王成从攀谈到认亲,从教育王成到慨然以复兴家业自任,活画出一个亲切而严厉,精明而善于持家的老妪形象。小说中斗鹌鹑的描写,有场面、有情节,有人物的性情,也有鹌鹑的打斗,一一写来,显示出很高的笔力。

Tag: 古典小说 古典文学
评论
那可#1那可 2022-09-07(N) 链接地址
怀疑那只厉害的鹌鹑就狐狸祖母所化,帮助他绝境逢生了!
第一次卖葛布,充分体现了商场千变万化,机会稍纵即逝。。。
顶部     1/1 
欢迎评论 发表评论:
您的名字
您的邮箱
您的站点
验证:   10 x 2 =

【选择设置(可以不操作)】
内容样式
返回首页     ·   返回[聊斋志异]   ·   返回顶部  
节点 : 聊斋志异
最新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