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分类:国风·周南
麟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
麟之定,振振公姓,于嗟麟兮。
麟之角,振振公族,于嗟麟兮。
麟之定,振振公姓,于嗟麟兮。
麟之角,振振公族,于嗟麟兮。
【注释】
麟:麒麟,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,像鹿,全身有鳞甲,有尾,古代以其象征祥瑞或杰出之人。
趾:足,蹄。
振振〔zhēn zhēn〕:仁厚貌。
公子:诸侯之庶子,亦泛称诸侯之子。
于〔xū〕嗟:叹息之辞。于,通“吁”,叹词。
定:通“颠”,一说通“题”,指额头。
公姓:即公孙,国君的孙。
公族:诸侯或君王的同族。
【翻译】
麒麟的四足,仁厚的诸侯之子,哎呀那麒麟啊!麒麟的额头,仁厚的国君之孙,哎呀那麒麟啊!麒麟的顶角,仁厚的公侯族人,哎呀那麒麟啊!
麟:麒麟,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,像鹿,全身有鳞甲,有尾,古代以其象征祥瑞或杰出之人。
趾:足,蹄。
振振〔zhēn zhēn〕:仁厚貌。
公子:诸侯之庶子,亦泛称诸侯之子。
于〔xū〕嗟:叹息之辞。于,通“吁”,叹词。
定:通“颠”,一说通“题”,指额头。
公姓:即公孙,国君的孙。
公族:诸侯或君王的同族。
【翻译】
麒麟的四足,仁厚的诸侯之子,哎呀那麒麟啊!麒麟的额头,仁厚的国君之孙,哎呀那麒麟啊!麒麟的顶角,仁厚的公侯族人,哎呀那麒麟啊!
【解读】
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,与凤、龟、龙并称为“四灵”。古人认为麒麟有蹄不踏,有额不抵,有角不触,寿命有两千年,且其出没之处必有祥瑞。后世亦常用麒麟比喻英杰超群、才德兼备之人。
《麟之趾》一诗,表达了对公侯子孙以仁厚之德传家治国的赞美和祝福。全诗共有三章,章章复沓,歌咏再三。各章分别以麒麟的足、额、角起兴,末句又再次出现“麟”的意象,表现出作者对“公子”“公姓”和“公族”的礼赞和期冀,希望他们以“振振”之心成为英杰贤圣,为天下万民带来祥瑞之福。
“公子”“公姓”“公族”三词,意义当近。之所以变动用字,正如清代马瑞辰在《毛诗传笺通释》所说:“此诗公姓犹言公子,特变文以协韵耳,公族与公姓亦同义。”在《诗经》中,这种通过改动个别字词以避免重复、协调音韵的用法十分常见,使得诗句表露的形式美、意境美和音韵美融为一体,美不胜收。
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,与凤、龟、龙并称为“四灵”。古人认为麒麟有蹄不踏,有额不抵,有角不触,寿命有两千年,且其出没之处必有祥瑞。后世亦常用麒麟比喻英杰超群、才德兼备之人。
《麟之趾》一诗,表达了对公侯子孙以仁厚之德传家治国的赞美和祝福。全诗共有三章,章章复沓,歌咏再三。各章分别以麒麟的足、额、角起兴,末句又再次出现“麟”的意象,表现出作者对“公子”“公姓”和“公族”的礼赞和期冀,希望他们以“振振”之心成为英杰贤圣,为天下万民带来祥瑞之福。
“公子”“公姓”“公族”三词,意义当近。之所以变动用字,正如清代马瑞辰在《毛诗传笺通释》所说:“此诗公姓犹言公子,特变文以协韵耳,公族与公姓亦同义。”在《诗经》中,这种通过改动个别字词以避免重复、协调音韵的用法十分常见,使得诗句表露的形式美、意境美和音韵美融为一体,美不胜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