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旷野的声音》有感

读《旷野的声音》有感

  ◎玛洛?摩根(李永平 译)

  《旷野的声音》,是一名美国女医生,因为推广预防医学教育计划,获得到澳洲推展训练医疗保健的工作机会,由于义务帮忙留在城市里备受歧视的原住民青年成立创业协会,帮助他们经济独立,得到原住民部落的邀约,接受颁奖,因此机缘,意外的伴随着自称为「真人部落」的澳洲原住民,徒步、漫游在险恶、辽阔、处处充满荆棘的澳洲内陆沙漠长达四月,所写作而成的心灵之旅。

  澳洲原住民,在澳洲人的眼光中,是野人,是原始人,是没有生活目标,没有企图心,没有成就欲望,毫无救药的一群可怜文盲,始终不放弃传统习俗和信仰,宁可选择留在沙漠里过艰苦生活,在人类进化层级上是位属最低阶的野蛮民族。

  但是,透过跟随着原住民徒步、漫游、生活了近四个月的著者,所传递出的有力见证,他们却是一群善良、热忱、充满着智慧、充满着爱、充满着哲学思考能力,真真正正能以着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,去开发人类潜能,创造崇高精神内涵的「真人部落」。

  因为--

  他们融进自然、利用自然,却让大自然不受干扰,遵守大自然规则,只取所需,留下强者繁衍生命,并且发挥奇妙的求生技能,在险恶的环境中,真情自在的享受生命。

  他们认为上苍没有形貌,没有体积,没有重量,是宇宙的精髓,却无边无际的存在,充满着活力,充满着爱,以着扩充「能」的方式来创造世界。而人类灵魂是依上苍形象创造的,能感受「爱」和「和平」,拥有丰富的创造力、想象力,但却必须不断学习,不断进化,在一连串的试炼中,考验再考验,才能不断成长。

  他们不期待肉身的完美,认为肉身内在保有的至真、至善,才是生命的至美。

  他们积极探索人类的潜在本能,培养精细的观察习惯,让听觉、视觉、嗅觉、知觉达到超凡的境界,甚至不必运用言语,只用真诚、开放、包容、接纳的心灵感应,即能和彼此沟通。

  他们探索事物的精神含意,认为万物皆为一体,每一生命,不管动物、植物,皆有其存在的目的,在生命与生命的接触当中,皆能给予对方学习、启迪、影响,就像一片撕碎的叶子,彼此虽然独立,但却不是对立,需要相互协同,才能成为一体。

  他们不庆祝年岁的增长,认为年龄没有意义,值得庆贺的是心智上的成熟,和此人才艺、能力对群体的贡献与成就。

  他们重视分享,认为美好、快乐的感觉,留存在记忆中,才是真正的拥有,而不是物欲的占有。

  他们肯定自己的方式,就是给自己一个新的名字,所以随着智慧、责任心、创造力的发展和成熟,每人一生中名字会更改好几次,以显现其人生意义。

  他们惜福、感恩,每天一定进行晨祷,为新的一天、为自己、为朋友、为全世界,向宇宙、向上苍、向大自然说声谢谢。

  这本书除了描述一个洗泡沫澡的城市妇女,如何摆脱文明的羁绊,回归自然,反璞归真,在沙漠里,在原住民部落里,探索文明社会人类渐失的潜在本能,感受人在大自然界里,生命与生命接触,生命与自然统整的美和善外,更对于原住民们沿袭自然、融进自然、利用自然,却不干扰自然的古老原始生活方式,和他们对生命价值观、生活观,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刻划外,对于处在极端文明的二十世纪,讲究的是物欲的占有,创新的是传统的颠覆,汲汲营营的是权位名利谋求的现代人来说,是极大的震撼外,更带给我们相当大的省思空间。

  我们是不是真的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生命的空间,在做无谓的、虚浮的、短暂的、浅薄的、人工的外相装饰,而忽略了探索心灵内在,和生命本质的真正意义?

  文明的高度发展,充塞着人性的,是不是就真的只是浮、华、虚、靡,而让生活摆汤在「贪婪与欲望」、「拥有与失去」的忧虑当中,恐惧拥有,也恐惧失去,失去了用真、用爱去和生命做统合的能力?

  远离自然,人类是不是真的就丧失了部分的潜在本能,失去了反璞归真的能力,而让生命日益的窄化、短浅,以致漠视自然与物种间进化与灭亡的启示,摧残生灵、浪费资源、污染水源,让生态逐日的丧失平衡,让人类回归自然后,成为毁灭自己最主要的刽子手?

  澳洲原住民,称呼我们文明人为「变种人」,所谓「变种人」,并不是指肤色或种族,它指的是一种心态,代表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,也就是指一群丧失、丢弃古老记忆和永恒真理的人,对照着他们所自称的「真人部落」,「原始与文明」这五个字,是不是更让我们有咀嚼、思考、反省的空间?

  这是一本令人惊异的好书,不管这本书是经由真实故事写成,或是著者为阐扬人生理念杜撰而成的小说,对一个有心探索生命内涵、追寻人生本质的人来说,思索、咀嚼书中传达的真义,是丰富内在最好的飨宴。

  ——仁萱

如果看累了,收藏一下本页面,下次接着看。
未登录,
请先 [ 注册 ] or [ 登录 ]
(一分钟即可完成注册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