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 >  道德经

第51章 尊道贵德

【原文】
 
道生之,德畜之①,物形之②,势成之③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④。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⑤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;长之育之;亭之毒之⑥;养之覆之⑦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。是谓玄德⑧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畜:畜养。
 
②物:指万物本身,,形:动词,表现。
 
③势:万物生长的自然环境。
 
④莫:没有。贵:崇尚,重视
 
⑤莫之命而常自然:不加以干涉,而让万物顺任自然。之,代指万物。命,支配,干涉。
 
⑥亭之毒之:有两种解释:一是使万物安定,二是使万物成熟。这里取第二种解释。
 
⑦覆:维护,保护。
 
⑧玄德:深微玄妙的“德“。
 
【译文】
 
道生成了万物,德养育了万物,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,环境使万物生长起来。因此,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的。道之所以受到尊敬,德之所以受到重视,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。所以,道生成了万物,德养育了万物;使万物生长发育,使万物成熟结果,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。(它)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已有,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,导引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。这才是极大极深远的“德”啊。

【导读】

“道”生长万物,“德”养育万物,但“道”和“德”并不干涉万物的生长繁衍,而是顺其自然。万物长成以后,又不居功,“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”。统治者也应效法“道”:一方面要求能够不妄为,无为而治。另一方面能够“不居功”,让百姓觉得“我自然”。如此,才能得到人民的尊重、敬爱。
 
【解析】
 
老子在这一章里将“道”和“德”二者并立起来论述,这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有所涉及,这一章我们主要就道德和万物的关系进行解说。
 
“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”我们知道,万物之所以能够生长和发展,就是因为其顺应了客观的自然规律,也就是大道。所以,老子称其为“道生之”。万物由道生出以后,接下来该由谁来抚养呢?这时候出现了德,它刚好能够承担这一职责,老子称其为“德畜之”。道和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“道德”体系,万物由道生.由德养,道和德就像是生养我们的父母一样,我们怎么能够不尊敬他们呢?
 
在前面的章节里,老子已经多次论述了德的性质和作用:所谓德,其原始意思就是得,后来引申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,它具体表现为人类的行为准则。如果人们的行为合乎道的大德,那么人类就能繁衍生息,否则就会自我毁灭。
 
“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”万物之所以敬畏道和德,并以道和德为尊贵,这并不是出于主宰者的刻意命令和安排,而是他们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遵从和运用,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万物顺其自然地诞生,又自然而然地发展,并通过遵循自然规律而生生不息。
 
“故道生之,德畜之;长之育之;亭之毒之;养之覆之。”这句话是说,道生长万物,德养育万物,使万物生长发展,成熟结果,使其受到抚养、保护。老子认为,在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中,万物纷纭各异不过是情势使然,它们都源于道而畜于德,而且最终都会积德归道。
 
“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。是谓玄德。”大道生成了万物,但是不把万物据为已有;抚育了万物,但是不自恃有功;引导了万物,但是不强加干涉,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。大道深厚无私,是人类行事的楷模。人们追求礼尚往来,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,这其实是不合乎大道的,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。大道遵循自然,无欲无求,即便在付出的时候也从没想过要得到回报。大道没有分别之心,所以也就没有付出和回报的分别了。当大道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,它也不会感到烦恼和怨恨。人类却不同,一旦我们的付出多于回报,或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时,我们就会感到烦恼和怨恨,有的人甚至还会做出极端的事情来,这样不但伤害自己,也会伤害别人。
 
在现实生活中,任何人都无法躲避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。如果我们因为怨恨曾伤害过我们的一个人而怨恨起整个社会来,就会变得愤世嫉俗、心胸狭窄起来。以充满仇恨的眼睛看社会,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,在这个世界上,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,谁能保证从未伤害过人呢?既然我们也曾伤害过别人,又怎能奢望不被别人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呢?因此,当我们的付出和回报不能划等号时,就一定要冷静地看待得与失,不要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回报而心生怨恨。老子在这一章中,阐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思想,这一处世哲学充满了智慧,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教导。

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 
物生而后畜,畜而后形,形而后成。何由而生?道也。何得而畜?德也。何由而形?物也。何使而成?势也。唯因也,故能无物而不形;唯势也,故能无物而不成。凡物之所以生,功之所以成,皆有所由。有所由焉,则莫不由乎道也。故推而极之,亦至道也。随其所因,故各有称焉。
 
事物是先生成,然后发育,然后成形,然后完成。由什么生成的?道。由什么养育?德。形态是由什么决定的?物质。是什么使它最终完成?情势。有原因,万物才可以成形;有情势,万物都能发展完全。万物的生成、功绩的铸就都有它们的由来。有所缘由,都是源于道。所以推导到源头,也还是道。因循着道,所以万物各有各的名称。
 
道者,物之所由也;德者,物之所得也。由之乃得,故曰不得不尊;失之则害,故不得不贵也。亭谓品其形,毒谓成其质。各得其庇荫,不伤其体矣。有德而不知其主也,出乎幽冥,是以谓之玄德也。
 
道,是万物生成发展的由来;德,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获得的特性、品质。遵从道的这个由来就能够得,没有得到德,就是没有遵从道;失去对道的遵从就会受到损害,所以必须要重视道。亭是说具备了形态,毒是说具有了实质。道使万物都得到庇护,而不受损害。有德而不知道是谁给的,感觉像出自于幽暗深远的地方,所以叫深黑色的德。
 
苏辙《老子解》
 
道者万物之母,故生万物者道也。及其运而为德,牧养群众而不辞,故畜万物者德也。然而道德则不能自形,因物而后形见;物则不能自成,远近相取,刚柔相交,积而为势,而后兴亡治乱之变成矣。
 
形虽由物,成虽由势,而非道不生,非德不畜,是以尊道而贵德。尊如父兄,贵如侯王,道无位而德有名故也。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,而常自然。恃爵而后尊贵者,非实尊贵也。
 
道是万物的母体,生成万物的是道。等到它运转而成为德,领导和养育万物而不推辞、不停止,所以说养育万物的是德。但是道德都是没有自身形态的,作用在事物的身上引起形态的变化才能被人看见;实际存在的事物是要在与其他事物的对比和作用中才能体现,远处的和近处的相互影响,刚柔相互作用,积累成为趋势然后兴盛、灭亡、安定和混乱的变化就形成了。
 
形态虽然由事物的物质构成决定,最终结果虽然由事物发展的趋势决定,但是没有道,万物都不能得以生成,没有德,万物都无从繁育、成长,所以尊重道而珍视德。要像尊重父亲、兄长那样尊重道,要像重视君王那样重视德,因为道是没有地位的,而德有着美好、被众人仰望的名声。对道的尊重和对德的重视,是不能命令的,而顺其自然就能一直保持。因为害怕崇高的地位与权力而对其尊重,不是真正的尊重。

【经典解读】

在第三十八章中,老子详细论述了“道”与“德”的关系,在这里继续论述它们同万事万物的关系。“道”生成万物,它是万物的本源。“德”是“道”的化身,是“道”的人世间的具体作用,它养育万物。万物表现出各种形态,在自然的环境中能够生长、成熟都是“道”以及它外化的“德”的作用。因此万事万物无不以它们为尊、为贵。
 
第二十五章,谈到过“道法自然”,即道纯任自然,本来就是如此的,因此依“道”而生长、运行的万物也应该纯任自然,不应该对它们进行人为的干扰或妄图主宰它们。对于统治者来说,要合于“道”,不失“德”,能够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。思民之所思,解民之所忧,长之,育之,养之,覆之,为他们生长、成功创造顺利的条件,而不妄为主宰;功成以后,也不可自以为有功,自以为人民之主。
 
孟子》中也说: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,粮食便会吃不完;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,鱼整就会吃不光;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,木材就会用不尽。粮食和鱼鳖吃不完,木材用不尽,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。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,就是王道的开端了。”
 
虽然,他们所持的治国理念有所差异,但在不妄为干扰百姓,不违背自然规则,顺应人民性情养育他们、引导他们、教化他们上却是一致的。只有如此才是合乎“道”、合乎“德”的。而那些利用战争暴力掠夺百姓,利用严刑酷法使他们顺从,利用人为限制防止他们迁移的则都是拂人之性的,这样的统治者也早晚会被人们抛弃。

【哲理引申】
 
老子指出“道”和“德”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,是因为它们抚养万物、保护万物,却不将功业据为己有。世界上最大的德行,就是默默进行、不求回报地付出。天地覆育万物、承载万物,从来不要求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给它们什么回报,所以人们敬畏天地自然,对它们充满了无尽的崇拜;父母抚育子女、保护子女,从来不要求子女有什么回报,所以世人都知道父母是最亲近的人,是最应该得到尊重的人。

真正的道德应出于内在的为善之心,绝不可以怀着功利的目的,为了求得回报而虚伪行善。这也是老子所说的“上德无德,是以有德”。虚伪的行善,表面对人客客气气,为他人着想,背地里却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名声,盘算着如何得到对方的回报,这不是道德,而是孔子口中的“乡愿”。孔子说:“乡愿,德之贼也!”孟子解释说,乡愿之人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,居之似忠信,行之似廉洁,众皆悦之,自以为是,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,故曰‘德之贼’也。”这样的人表面上看似行事符合道德,其实完全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,实际上是将道德引入了错误的方向,给人们做出了不好的表率。历史上这样的事、这样的人都很多,比如公子光厚待专诸、严仲子厚待聂政,他们行善事是为了让别人为自己卖命,所以即使付出再多,后人也不会称赞他们有道德,反而认为他们阴险奸诈。故《菜根谭》中说道:“君子而诈善,无异小人之肆恶。”
 
有目的的伪善,求回报的施舍都是君子所不齿的。真正的有道德之人,行善良之事,完全是出于恻隐之心、道义之心,他们将行善当成一种使命,能够在帮助别人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取得乐趣。雷锋之所以能够长时间成为人们的学习楷模,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真正的助人之心,将服务于社会、服务于他人当作一件快乐的事,帮助别人之时从来不求回报,甚至很少留下姓名。
 
战国之时的鲁仲连就是一个助人不求回报的君子。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打败了赵国,将数十万赵军降卒坑杀,这让鲁仲连看到了它残暴的本性。当时,赵国内外很多人都提出让赵国降服于秦国,与秦国媾和、向秦国称臣纳贡,赵王犹豫不决。鲁仲连看到这种情形,毅然投入了反对与秦国媾和的队伍中。他奔走于诸侯各国,号召大家联合起来,反对残暴的秦国,并在赵王面前亲自和主张投降的大臣辩论,最终说服了赵王,保住了赵国的几个城池,并让诸侯们看清了秦国残暴的面目。事后,赵国君臣准备报答他,鲁仲连却连忙逃走,称:“所贵于天下之士者,为人排患、释难、解纷乱而无所取也。即有所取者,是商贾之人也,仲连不忍为也。”也就是说天下士人之所以受到敬仰,正是因为他们能够为人排除患难、解除纷乱而不求回报,如果做了好事却接受回报,那就成了出卖自己行为的生意人了,还怎么能够称为士人君子呢!
 
真正行善的人,是从来不求回报的。他们为善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别人,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。整个世界都美好了,生活在其中的人,谁不会受益呢?他们即使不想得到回报,可以吗?

如果看累了,收藏一下本页面,下次接着看。
您的名字
您的邮箱
您的站点
验证:   39 - 2 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