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
allen 2005-01-22 298 0 0 0 0
【原文】
 
善为士者①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②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是谓不争之德,是谓用人之力,是谓配天古之极③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士:武士,古代的武士也叫“士”。这里指将帅。
 
②不与:不与之争。
 
③极:标准、道理。
 
【译文】
 
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,不崇尚勇武;善于打仗作战的人,不会轻易被激怒;善于胜敌的人,不与敌人正面冲突;善于用人的人,对人总是表示谦下。这叫作不与人争的“德”,这叫作运用别人的能力,这叫作符合自然的道理,是古代德的准则。

【导读】

老子论述了作为领导者的几个原则:不武、不怒、不与、为之下。他要求领导者不逞勇武,不轻易被激怒,避免与人正面冲突,充分发挥他人的才智能力,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,其本质是不争之德。
 
【解析】
 
这一章讲“不争之德”和“用人之力”。遵循道的法则,是最有效益,也是最完美的行事方式,所以称之为“善”。
 
“善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。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”这里的“不武”即不奉行黩武的政策,但是为了协调“不武”正反两个方面的涵义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对于永久的世界和平,不抱有幻想,甚至连别国针对自己国家的战争阴谋也不做任何准备。“武”这个字所涉及的主题是国际关系。“不怒’’指不像一个刚刚被人征服且沦为奴隶的人所表现的那样束手无策,以至于暴跳如雷、怒气冲天。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:善于做士的人是不轻易诉诸武力的,善于打仗的人是不轻易被激怒的,善于克敌制胜的人是不会争一时之高低的,善于用人的人一定是谦和的。在这里,老子并不是不允许国家动武,而是反对人们在外敌面前只知道暴跳如雷、怒气冲天。我们知道,老子反对心智、谋略,但他更加反对武力、暴力以及一切强大有力的表现,这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(例如,他曾说“不以兵强于天下”,“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”等)。但老子的柔弱并不是软弱,老子的不争并不是屈从,他本人充满了智慧和谋略,在军事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高深的韬略。在他看来,当世进行的兼并战争,根本不讲什么策略,只经过极为短暂的相互冲撞,便已经分出胜负了。
 
“是谓不争之德,是谓用人之力,是谓配天古之极。”“不争之德”指的是捍卫和平、反对战争的道德和勇气;“用人之力”指的是把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。老子认为,在战争之中,只有保持头脑清醒、态度冷静,才能制订出周密合理的计划;有了周密合理的计划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,最终才能取得好结果。善于打仗的人,并不需要寸土必争,也不会争一时一地之得失,而是要争取最后的胜利。所以,只有在指挥战事的时候持着不争的态度,才能够掌控全局、操纵战机、进退自如,并能赢得战争的胜利。善于用人的人应该持有谦和卑下的态度,这样才能延揽人才。善于用人的人,一般都拥有较高的地位,掌握着较大的权力,既然他们拥有用人的权力,为什么还要表现得谦和卑下呢?在老子看来,谦下是取得人民支持的最佳方式。如果一名领导者不能独立完成所有工作,他就得依靠
 
众人的力量,如何把众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呢?这就需要选择一种适当的方式。如果他采取极端严厉的态度来确立自己的威信和权威,那样不仅不能凝聚人心,反而会危害自身。如果采取谦下的态度,那样才会令众人信服。

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 
士,卒之帅也。武尚先陵人也。后而不先,应而不唱,故不在怒。与,争也。用人而不为之下,则力不为用也。
 
士,是兵的统帅。使用武力是崇尚先发制人的。跟随而不争先,回应而不先出声,所以不以愤怒来发起争端。与,是争战的意思。用人而还要地位凌驾于别人之上,所以别人的力量难以充分发挥。
 
苏辙《老子解》
 
士当以武为本,行之以怯。若以武行武则死矣。圣人不得已而后战,若出于怒,是以我故杀人也。以我故杀人,天必殃之。以吾不争,故能胜彼之争。若皆出于争,则未必胜矣。人皆有相上之心,故莫能相为用。诚能下之,则天下皆吾用也。
 
士当以武力为根本,而以胆怯、谨慎的态度来使用武力。如果以武力刚强、勇猛的性质来行使武力就会灭亡。圣人不得已才战斗,如果战争出于愤怒,杀人的原因在我。如果杀人的原因在我,我必然受到惩罚。以我的不争能够战胜别人的争夺。如果我与别人都是出于争夺的目的,我就不一定能得胜了。人都有拥有比别人高的地位的欲望,所以不能被随意支配、利用。如果真正能够将自己摆在比别人地位低下的位置,则天下都能被我使用。

【经典解读】

本章主要通过用兵的道理来说明统治者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,即不争。有人将老子看为一部兵书,本章就是很好的证明,其实这是对老子思想的狭隘化。“道”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源,绝非仅仅用在用兵之上。老子只是就军事现象,为其思想提供论据。

“善为士者,不武”,项羽勇猛天下无双,妄图以武力征服天下,最后却被韩信围在垓下;吕布一杆方天画戟无人可敌,却被曹操绑在白门楼之下;齐闵王、智伯依靠武力骄横无道,最终身死国破。一个最好的统帅,应该是--个知进知退,相时而动的智者,而绝不是一味逞匹夫之勇的暴虎冯河之辈。
 
“善战者,不怒”,善于战争的人,不会轻易被敌人激怒。《孙子兵法·火攻》写道:“主不可以怒而兴师,将不可以愠而致战。”如果主将被激怒,就会失去判断力,失去判断力,就会妄为,妄为就会导致失败。
 
“善胜敌者,不与”,善于战胜敌人的人,不与敌人正面交战。《孙子兵法·谋攻》中有:“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!”杀敌一千,白损八百,与敌人正面交战导致血流漂橹,伏尸遍野是最下等的胜利方法;胜一筹的是用诡道、奇谋出其不意地攻击并战胜敌人;最好的是不战而屈敌。如何能不战而屈敌呢,就是得“道”、修德。尧舜修德于都城之中,不出一卒而天下都归顺于他们;帝辛无道,周文王修德行善,天下诸侯都听命于他;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,改过自新,燕赵韩魏都朝觐齐国,史称“战胜于朝廷”,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。
 
“善用人者,为之下”,圣人后其身,才可以为天下先;不与天下争,才可以为天下谷。统治者要想得到人心,一定要有居下、不争之心。优秀的将领,有了功劳让给部下,有了过错自己承担,和士兵们同甘共苦,同饮同居,所以将士才能用命,在战场上才能慷慨赴难,死不旋踵。
 
有了这些优点,一个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统治者,才能运用群策群力取得成功,才叫作符合天道。

【哲理引申】
 
“善战者不怒”,一个优秀的将领一定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,不能让愤怒左右自己的判断力;一个决策者,一定要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情,不能带着情绪而盲目下决定。所以人们常说,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决定一件事,否则你会很快品尝痛苦、悔恨的滋味。
 
公元前203年10月,项羽在成皋与驻军黄河北岸的刘邦对峙,楚军因被汉军阻拒而无法向西进攻,汉军也难以攻下成皋。这时,刘邦派遣卢绾、刘贾率领两万多人渡过白马津协助彭越袭击楚军的后方梁地,攻下十多座城池。梁地连接楚腹地与楚军前线,是楚军粮草运输的重要通道,一旦该地被攻下,楚军的补给线就将被切断,因此项羽决定率领军队向东进攻彭越,委任大司马曹咎防守成皋。曹咎是项羽故旧,在项梁、项羽叔侄还未有起义时,项梁曾因触犯刑法被抓,这时曹咎写信给栎阳令司马欣,抵过了项梁的罪,因此受到项氏的信任。
 
项羽深知成皋的重要战略地位,于是临行再三嘱咐曹咎说:“谨守成皋,如果汉军挑战,切莫出战,我十五日一定可以消灭彭越,平定梁地,还军归来。"项羽走后,曹咎遵照项羽的命令坚守不出。刘邦得知项羽离开后,就下令军士在成皋城边设台,每日在台上骂喊羞辱楚军,一连骂了五六天。曹咎原本还能忍受,可是汉军越骂越难听,他再也沉不住气了,于是率军出战,强渡汜水,渡到一半时汉军出击,楚军大败,成皋失陷。楚国大量物资都屯于成皋,曹咎兵败,又愧见项羽,于是在河边和塞王司马欣一起自刎而死了。
 
相比于没有沉住气的曹咎,司马懿则要明智得多。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战兵败于上方谷,于是开始坚守不出,任凭诸葛亮如何挑战,他就是不应战。蜀军每日派人在阵前叫骂,骂声难以入耳,司马懿手下的将军们都愤恨不已,要与诸葛亮决一死战。但司马懿下令,谁敢私自离开营地,将以军法处置。诸葛亮为了刺激他,派人送来一套女子的衣服和头巾,并附书一封,羞辱司马懿只知闭寨固守,如同妇人。司马懿看过书信,心中大怒,但一想这不过是诸葛亮的激将之法,于是又强作笑颜:“孔明视我为妇人耶?”接过衣物,厚待来使,继续坚守。
 
魏国将领都十分不甘心,于是司马懿假装将与蜀军决战,但先派遣使者向魏明帝请示,魏明帝也深知司马懿佯装请战只是为了安抚众将之心,于是派辛毗持节前去制止,辛毗立在军门之口,坚决不同意出战,配合司马懿演了一出好戏。诸葛亮无奈只得分兵屯田,与魏军长期对峙。不久,诸葛亮忧劳成疾,病死于五丈原,蜀军不战而退。
 
曹咎因怒而战结果身死兵败,司马懿保持冷静,因而处于不败之地,所以说“将不可以愠而致战”,一个决策者在战胜别人之前,最先要战胜的是自己、是自己的妄念,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。

Tag: 老子 道德经
返回首页   ·   返回[道德经]   ·   前一个   ·   下一个
相关内容
第71章 知不知矣 2005-01-22 
第81章 为而不争 2005-01-22 
第74章 民不畏死 2005-01-22 
第23章 希言自然 2005-01-22 
第28章 常德乃足 2005-01-22 
第61章 各得其所 2005-01-22 
第41章 大器晚成 2005-01-22 
第21章 孔德之容 2005-01-22 
第30章 不以兵强 2005-01-22 
第42章 或损或益 2005-01-22 
第39章 贱为贵本 2005-01-22 
第72章 自知自爱 2005-01-22 
第34章 不自为大 2005-01-22 
第64章 慎终如始 2005-01-22 
第11章 无之为用 2005-01-22 
第35章 往而不害 2005-01-22 
第12章 去彼取此 2005-01-22 
欢迎评论 发表评论:
您的名字
您的邮箱
您的站点
验证:   9 x 7 =

【选择设置(可以不操作)】
内容样式
返回首页     ·   返回[道德经]   ·   返回顶部  
节点 : 道德经
最新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