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斋志异
allen 2005-03-05 286 0 0 0 0
【原文】
 
淄邑北村井涸,村人甲、乙缒入淘之。掘尺馀,得髑髅,误破之,口含黄金,喜纳腰橐。复掘,又得髑髅六七枚,悉破之,无金。其旁有磁瓶二、铜器一。器大可合抱,重数十斤,侧有双环,不知何用,斑驳陆离。瓶亦古,非近款。既出井,甲、乙皆死。移时乙苏,曰:“我乃汉人。遭新莽之乱,全家投井中。适有少金,因内口中,实非含敛之物,人人都有也。奈何遍碎头颅?情殊可恨!”众香楮共祝之,许为殡葬,乙乃愈。甲则不能复生矣。
 
颜镇孙生闻其异,购铜器而去。袁孝廉宣四得一瓶,可验阴晴:见有一点润处,初如粟米,渐阔渐满,未几雨至,润退,则云开天霁。其一入张秀才家,可志朔望:朔则黑点起如豆,与日俱长,望则一瓶遍满,既望,又以次而退,至晦则复其初。以埋土中久,瓶口有小石黏口上,刷剔不可下。敲去之,石落而口微缺,亦一憾事。浸花其中,落花结实,与在树者无异云。
 
【翻译】
 
在临淄县北村,有一口井干枯了,村民甲、乙两个人缒到底部去淘井。他们挖了一尺多深时,挖到了一个骷髅,一不小心把它打破了,发现口中含着黄金,他们高兴地放进了腰包。又继续挖,又找到六七具骷髅,他们把骷髅全部打破,却没有再发现金子。在骷髅旁边还有两只瓷瓶,一只铜器。铜器有两臂合抱那么大,重几十斤,两侧还有两只杯,不知道有什么用,色彩斑斓,光怪陆离。瓷瓶也很老,不是近时的款式。从井里上来以后,甲、乙两人都昏死过去。过了一会儿,乙苏醒过来,说:“我是汉朝人。遇到王莽篡政,天下荒乱,全家人都跳到井里。恰好有少量的黄金,于是放在口中,确实不是死人入殓时放在嘴里的东西,不是人人都有的。为什么要把所有人的头颅都打碎呢?实在是太可恨了!”村民焚香烧纸钱一起祷告,答应替他们重新下葬,乙才痊愈,而甲却再没有复活。
 
颜镇的孙生听说这件事后很惊异,把那件铜器买回去。袁宣四举人得到其中一只瓷瓶,可以用来检验天气的阴晴:天阴时,就可以看见有一点儿湿润的地方,起初像是一粒米那么大,渐渐地宽阔圆满起来,不一会儿雨就会下来了;等到湿润消失,就会云开天晴。另一只古瓶到了张秀才家,可以用来显示朔望:初一这天,瓶上就会出现像豆子大小的黑点,随着时间长大;到了十五这一天,整个瓶子上都布满了黑点;过了十五,又会渐渐地退去;到月末最后一天,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。因为埋在土里的时间很长,瓶口上黏了一块小石头,怎么刷、剔也弄不下来。等到敲它时,小石头掉了,但瓶口也有了一个小缺口,倒也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。把花浸在瓶子里,花落后可以结果,和在树上长着的没有什么不同。
 
【点评】
 
用故事来表现博物是《聊斋志异》有别于六朝博物类篇章的一大特点。
 
先叙述村人淘井遇见的怪异,次写所掘得的器物:“磁瓶二、铜器一。”接下来分述器物特点,而以古瓷器为主。一瓷器“可验阴晴”,一瓷器“可志朔望”。写“可志朔望”者又有缺憾,但“浸花其中,落花结实,与在树者无异云”。叙述井然而又错落有致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Tag: 古典小说 古典文学
欢迎评论 发表评论:
您的名字
您的邮箱
您的站点
验证:   27 - 4 =

【选择设置(可以不操作)】
内容样式
返回首页     ·   返回[聊斋志异]   ·   返回顶部  
节点 : 聊斋志异
最新主题